北大招生老师与高分考生和家长谈谈心:首选学校,次选专业
学长经验 2019-11-29 07:00:00
报志愿要首选学校,次选专业
作者:孙东东 来源:北大招生网首发
在各种高考咨询会上,经常遇到考生家长对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感到十分纠结,这很正常。因为考生和大多数家长对当代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不了解、对考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一些新闻媒体、中学老师以及部分大学招生人员鼓动学生首选专业,次选学校。理由是将来好就业。这种观点对低分段的考生而言可能还适用,但对高分段考生是绝对错误的。这种观点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注重培养“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的专门人才。世界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学科交叉是社会需求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大学本科教育必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对于高分段考生而言,报志愿时应当首选学校,次选专业,以学校带专业。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把目标定在传统综合类大学等名校上。因为这些高分段学生四年本科毕业后多数要继续读硕士、博士以及出国深造。事实证明,上名校深造的机会较多。
综上,笔者作为连续参与招生工作26年的过来人,诚恳的建议高分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点,理性思考;合理的设计自己未来,首选学校,次选专业。千万不要盲目的追热风,不要被某些大学招生人员所蛊惑。否则将终生遗憾。
次选专业不是不选专业,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对理工类的考生中,逻辑思维能力强、数学物理难题做得好的,适合学理科,即数学、物理学、化学类的专业;动手能力比较强的,适合学传统工科,如机械、自动化等专业;形态学观念比较强、对自然观察比较细的,适合学生物、医学类专业。文史类考生中,能够静下心来读书、阅读量较大、深入思考问题的,适合学人文学科,即文学、历史学、哲学类的专业;对社会比较敏感的,适合学社会科学,即学政治经法类的专业。人尽其才,千万不要走错门。针对高分段考生,建议在本科学习阶段,选一些基础性较强的专业,如理科的数理化天地生、文科的文史哲等专业。在本科阶段接受良好的通识教育,将来不论是继续读硕士、博士,还是就业,都很容易进入专业角色,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性。基础打好了,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前不久,在一个咨询会上,遇到一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某著名工科大学电真空专业的前辈,来为他的孙子咨询元培学院和物理学专业。在交流中他谈到他当年所学的专业是当时最先进的,毕业后分到中科院的一个研究所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但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他感到逐渐被边缘化了。而与他同在一个研究室工作的一个毕业于某著名综合大学物理学专业的中学同班同学,因为有着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接受新知识快,能够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他却总是在给这位同学打下手。这就是学习基础性学科的意义所在。王选教授发明汉字激光照排、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也都证明了学习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基本上都是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通才。此类范例举不胜举。
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潮流。现在不是总强调要“国际化”吗?所谓“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英语化,而是观念、模式是否符合国际潮流。通识教育就是高等国际化的具体体现,能搭上这班车就有可能跟上国际潮流,甚至能成为弄潮儿。我国很多老牌综合大学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师资力量雄厚,有着通识教育的传统。有人提出这种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在当前的中国还无法付诸实践。持这种观点的人多出在办学水平相对较低、以传统工科专业为主的大学和非研究型大学。他们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自己所在大学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培养目标、硬件设施以及校园文化等因素,不具备进行通识教育的条件。近日浏览了一些此类大学的招生简章,发现有的学校的招生简章很笼统,不写具体师资情况、专业内涵等实质性的内容,想必就是其短板所在。近年来一些传统工科名校,想尽办法举办各种名义的“基础科学班”,也正是在向着通识教育靠拢。
还有人提出大一大二不分专业,大三大四再选专业,会造成学生因为方向不明,丧失了在大学的黄金学习期;适应专业能力差,不利于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定位。这种情况对于低分段学生确实如此。但对于高分段学生,特别是对于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领袖潜质的优秀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应当接受通识教育。大一大二打好基础,进入大三按大类学习某一专业知识。研究生阶段进入具体专业学习。实践证明,本科专业是学理科、人文学科的,在工作时转向工科和社会科学易如反掌,反之则非常困难。
各大应用商店搜索“高考志愿填报”,学长帮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