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和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哪个好
针对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和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哪个好这个问题,小编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和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的15个维度整理了它们的数据,方便大家比对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和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的差异。这些维度包括学校所在省份、隶属部门、学校类型、学校标签、属性、学校级别、创建时间、重点学科、学生数、博士点数、院士人数、硕士人数...等等。
数据维度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
所在省份 | 江苏 | 湖北 |
隶属部门 | 教育部 | 湖北省教育厅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理工类 |
学校标签 | 双一流,保研资格,强基计划,211 | |
学校网址 | http://sc.ruc.edu.cn/ | http://www.hbeutc.cn/xgutc/ |
属性 | 公办 | 民办 |
学校级别 | 本科 | 本科 |
创建时间 | 2012 | 2003 |
重点学科 | - | - |
学生数 | 5千~1万 | |
博士点数 | - | - |
院士人数 | - | - |
硕士人数 | - | - |
学校LOGO | ![]() | ![]() |
推荐星数 |
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文设立苏州校区,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面向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是优势学科的拓展与提升基地。
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是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由孝感学院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孝感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设备、齐全的学科门类以及综合性大学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为新技术学院的办学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孝感学院拥有副高以上职称259人,博士、硕士2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专家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曾宪梓奖获得者10人,8人被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聘为硕士生导师;拥有37个实验室和77个校外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基地;拥有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实验室,省级化学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省级电工电子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拥有15个教学系,3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
本文地址:http://www.xuezhangbb.com/university/compare/2650_1643
转载说明:文章《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和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哪个好》由【学长帮邦】原创发布(部分转载内容均有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