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重点实验室
暂无
重点学科
 
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

 四川大学“十五”“211工程”14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信息技术与相关数学理论
人类重大疾病的生物治疗
以新材料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材料与人工器官
数学
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
创新药物、中药现代化与工程
牙颌面疾病的病因及防治
器官移植与修复重建
现代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
生物质化学、皮革与环境保护
原子分子科学、核技术及其医学应用
中国区域历史与宗教文化
中外文学与俗文化

四川大学省部级重点学科 (66个)

1. 宗教学

2. 中国古典文献学

3. 中国古代史与考古学

4. 专门史

5. 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

6. 光学

7. 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

8. 植物学

9. 遗传学与微生物学

10. 材料加工工程

11. 固体力学

1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3.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14. 化学纤维

15. 化学工艺

16. 岩土工程

17. 核技术及应用

18. 生物医学工程

19. 口腔内科学

20. 法医学

21. 眼科学

22. 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

23. 病理生理学

24. 口腔正畸学

25. 药物化学

26. 骨科学

2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8. 肿瘤病学

29. 儿科学

30. 政治经济学

31. 世界经济

32. 诉讼法学

33. 文艺学

34. 英语语言文学

35. 历史文献学

36. 世界史

37. 运筹学与控制论

38. 理论物理

39.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40. 绿色化学

41. 动物学

42. 生理学

43. 光学工程

44. 材料物理与化学

45. 通信与信息系统

46. 计算机应用技术

47. 水文学及水资源

48. 化学工程

49. 环境科学

50.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51. 内科学(消化系病)

52. 内科学(传染病)

53.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54. 神经病学

55. 影像医学与核科学

56. 临床检验诊断学

57. 外科学(胸心外)

58. 外科学(神外)

59. 妇产科学

60. 麻醉学

61. 循证医学

6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63. 中西医结合临床

64. 药剂学

65. 企业管理

66.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可授予的学位

17个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

1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7个专业学位点

118个本科专业

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

师资力量
 四川大学现有教职工1103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特聘院士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和讲座教授1人,正高级1001人,副高级2252人。
学生人数
目前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普通学生达4.4余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0172人,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10392人,博士生2740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735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2万余人,网络教育学生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