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学校设有美术学院、传媒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文化经济学院、职业教育学院、思政与公共课教育学院、汤用彤国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19个;形成以艺术学、文学、管理学与历史学为主干学科,文化艺术与工学、经济学相融合的特色学科。根据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依托行业优势,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支800余名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000名。
重点实验室
暂无
重点学科
近期重点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1 | 汉羌山地村寨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
2 | 北川羌族灾后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潜力综合评价研究 | 四川省社科联 |
3 | 传播与本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式道路的经验与困境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 |
4 | 羌族神话形态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 |
5 | 调侃——当下中国大众文化审美风格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6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7 |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8 | 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实践调查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9 | 灾后羌族艺术文化保护策略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10 | 释比法器与羌族宗教观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11 | 羌族文化保护的动漫创意与产品开发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12 | 震区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特色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13 | 震后北川羌族景观旅游发展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14 | 刘咸炘诗学思想研究郑小琼 | 四川师范大学巴 蜀文化研究中心 |
15 | 羌族刺绣生产性保护实践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羌学研究中心 |
16 | 元代道教绘画史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17 | 美术经济学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18 | 异地重建后的羌族民俗适应性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19 | 唐代术数文化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 | 多元化现代钢琴表演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教学应用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1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研究与实践 | 四川省教育厅 |
22 | 羌绣品牌传播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可授予的学位
招收的学生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颁发毕业证书,并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称具印;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院聘请王蒙、冯崇泰为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吴祖强、冯骥才、伍国栋为名誉院长,杨仁敏为执行院长,张华山为艺术总监,余志强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魏明伦、钮心慈、黄金中、王征骅等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术委员。
学生人数
学院目前在校生近12000人。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