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在原教育系(1999年6月)的基础上于2010年成立,现已发展成为河西学院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之一,设有教育学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室、心理学实验室、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河西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西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等8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行政及教辅人员5人,专任教师36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19人,助教3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总数的25%;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3人(其中1人获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92%。开设有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3个本科专业,其中小学教育为甘肃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99余名,毕业生累计已达3400余名,逐步成为甘肃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及心理咨询师资培养的主要力量,为甘肃省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有实验实训场地33间近2000平方米,其中心理学实验室3间,配备90台计算机,内装心理学实验系统,有各种实验仪器45余件(套),可同时供60人进行心理学实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训练室11间,包括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测评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心理宣泄室、个别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有精品课程录播室2间,微格教室7间;艺术教学实践训练室10间,包括钢琴教室1间(电钢琴40架),电子琴教室2间(各40架电子琴),声乐教室2间,民乐教室1间,绘画教室3间,舞蹈教室2间。 学院先后承担并完成校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荣获各种奖励50多项。至2013年底,出版专著11部,主编和参编教材18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1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教育学》及《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教学成果《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首批本科招生专业之一,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传统,设有化学(理学)、应用化学(理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三个本科专业。从2013级开始,学院率先在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原则,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学生可根据兴趣,自愿选择专业进行分流培养。在校友李灿院士倡导下,学院从2010年开始“励志班”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学分达到38%。 学院累计已毕业学生3208名,其中80届毕业生李灿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81届毕业生文洁因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用于SARS临床快速诊断试剂盒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毕业生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近3年考研率稳定在25%左右。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2013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化学专业为81.2%,应用化学专业为86.05%。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3名,高级实验师2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教学论和物理化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是学校唯一的省级教学团队,化学实验中心是第一个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化学化工学院为依托成立了甘肃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4200m2,其中万元以上设备150多台件,设备总值1200余万元,除满足教学外,实验室为教师和社会提供了科研条件,并对外承担各类分析检验以及人员培训、技术开发等业务。 3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完成省地科研项目21项,在国内外各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源刊上36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开发以及中药材研究等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2010年12月,其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管理系,是学校本着集中优势资源,开创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而创建的教学院系。学院下设1个办公室和4个教研室:企业管理教研室、财务会计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和物流管理教研室。河西经济发展研究所挂靠本院。现开设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两个本科专业,分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学士学位,目前在校学生1032人。 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教学管理人员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助教及以下5人;双师型教师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2人。另外聘兼职和客座教师20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教师是办学之本,学生是兴院之源,教学是立院之基,科研是强院之路”的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生培养方案凸显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特色,理论讲授和实践实训相结合,品德教育和知识传授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和参与了数十项国家级、省级、厅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7部,有3人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被授予张掖市科技拔尖人才称号,8人次获省级、厅级、校级优秀社科成果奖,3人为被聘为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为河西学院“师德标兵”。企业管理和区域经济学为学校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微观经济学为校级精品课程,会计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为校级重点课程。 学院还开办应用型专业(高升本、专升本)自学考试辅导,开设的专业有:会计(电算化方向)、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在教学科研之余,还承担河西地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与张掖市工业园区及重点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院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重的发展战略,以体制创新为保证,凝心聚力,育优秀人才,出优异成果,创优良效益,为建成和谐的、有活力的、省内有影响的、稳健发展的教学院系而努力奋斗。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有历史学(基地班、辅修地理)、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校生946人。有1个甘肃省重点学科(历史文献学)、1个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是河西学院发展最快的教学单位之一。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3人,助教5人;2人获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学位,25人获硕士学位,2人在读硕士学位;2人入选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园丁奖”和甘肃省教学名师称号。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以学风、教风建设为突破口,在广大师生中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在河西历史、河西简牍与敦煌文献、河西魏晋壁画墓、河西民俗与文化、河西开发与丝绸之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了专业基础融通、地域特色鲜明和比较优势显著的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是在原张掖师专美术系的基础上,于2010年12月成为河西学院的二级学院,现开设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学3个本科专业,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基础4个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1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1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 学院有建筑面积近5000平米的独立美术教学楼一幢,内设美术馆、专业教室、专业画室、CG教室、专业实验室、专业工作室。现在册学生487人。 近5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现有教育部艺术学在研科研项目1项。教师作品入选全国美展10余件,参加各种美术展览和大赛获奖60多次,其中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奖2项,“金驼奖”3项,“甘肃省美展”一等奖4项。1名教师获河西学院“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名教师获“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荣誉称号,4人次获校级“教学优秀奖”。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0年12月,由原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和农学系合并而成,现有生物科学(2002年设置)、园艺学(2003年设置)、种子科学与工程(2004年设置,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2004年设置)、农学(2009年设置)、葡萄与葡萄酒工程(2010年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年设置)7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和农学3大学科门类。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6人,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3.15%。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者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53%;硕士以上学位5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53%;甘肃省“555”人才2人、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 目前,学院有实验楼1幢,使用面积7800平方米;有15个专业基础实验室、14个专业实验室、3个学生科研创新实验室、4个教师科研团队研究室、4个标本陈列室,1个教学科研示范园,1个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展览馆和近20个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有教学仪器设备2320多台(件),价值1100多万元,这些条件满足实践教学及科研。近五年,学院先后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级别各类项目40多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9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6篇;出版专著3部,主参编教材3部。 近年来,学院教学科研成绩显著,在学校组织的综合考核中,每年获得“优秀”单位称号,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学院团总支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3次,先后有6名学生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队员”称号,2名教师获省级社会实践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87名学生获校级社会实践“优秀队员”称号;先后有10件“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获得省级奖励,有100多名学生在校级学科技能大赛中获奖。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原张掖师专数学系)成立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河西学院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之一,50多年来总计已培养毕业生5600多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河西地区乃至甘肃地方教育、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学院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2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多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硕士29人,外聘教授10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 河西学院教学名师1名,河西学院“祁连学术带头人”2名。近5年来,学院教师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检索39篇,权威和核心杂志50余篇;出版教材(教参)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多次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省级、校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获省级精品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等9门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程。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竞赛获国家一、二等奖5项,获省级特等、一等和二等奖38项。近五年来,有百余名毕业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始建于1998年,其前身是体育科(1958年)、体育教研组(1980年)、体育教研室(1988年)和体育系(1998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师资较强的二级学院之一,先后向社会培养输送体育专业人才2000多名。学院现开设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向以体育教育为主,同时设有体育与艺术、社会体育两个方向,现有在校学生527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0人,有研究生学历(含在读)教师12人。近年来,学院教师注重科学研究,承担省厅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权威、核心期刊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 目前,学院拥有总价值达138万余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器材721台(件);运动场地包括标准塑胶田径场1块,天然草皮足球训练场1块,炉渣标准田径场1块(内设篮排球场),体育训练馆1座,多功能风雨操场1座,专用投掷场1块,各种球类场地51块,运动场地总面积达78980平方米,其中室外70380平方米,室内8600平方米;人体科学实验室1个。教学场地与设施齐备,能完全满足本科教学需要,2011年顺利通过甘肃省教育厅高校体育工作评估建成,并获得“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贯彻中央7号文件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称号。 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努力培养能胜任中小学体育工作、并能向多方向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和工程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86人。现有教职工26人,专兼职教师29人(兼职7人),其中教授5人(含兼职教授3人)、副教授6人(含高级工程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含在读2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二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高级规划师等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10人,基本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已建成绘图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建筑工程实训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地质标本及模型室等8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500万元。 学院与甘肃联众设计院(乙级)、八冶建设集团公司等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作为我院联合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产学研基地。学院坚持“宽口培养、知行结合、方向成才、双证提升”的办学理念,以“企业联合培养”为突破,以“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为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积极探索与工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坚持以主动适应河西乃至甘肃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甘肃建设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出发点,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以土木工程专业为核心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体系。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78年,原为张掖师专英语系,2001年学校升本,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英语教育专业本科生,到目前已为河西及周边地区输送七届近1400名合格的毕业生。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职教师59名,教授2人、副教授等19人,讲师31人,助教3人,见习4人;硕士研究生40人,在读硕士13人;先后有11名教师前往英、美新加坡等国家学习;外籍教师6名,分别来自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现有教学班级22个,全日制学生748人。 学院现开设英语本科专业,培养方向以英语教育为主,同时开设翻译和旅游英语两个方向,重点培养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在外事、外贸、旅游、文化等部门从事与英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英语语言文学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基础英语写作》、《阅读理解》、《大学英语》等课程被确立为校级精品课程,语音、英国文学、听力等9门课程被确立为校级重点课程。近三年来学院教师共有37项各类科研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出版著作及教材21部,科研论文160余篇;1名教师被评为祁连学术带头人,1名教师被评为祁连青年骨干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河西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在连续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甘肃赛区)中,学院教师2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胜奖。 多年来,学院坚持“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形成了“英文课本剧”演出、“英语角”、“外教图书沙龙”、“英文歌曲演唱及美文诵读”等一系列专业特色突出的第二课堂活动。英语专业四级、八级通过率逐年上升,近年来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达60.5%,专业八级通过率达15.8%。 在近三届“外研社杯” (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学院学生获甘肃赛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2010年至2014年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初赛;学院部分学生先后有赴法国、东欧及俄罗斯等高校学习。 文学院 文学院创办于1978年,于2010年12月由原中文系更名而来,是我校自建校以来办学时间最长、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之一,目前开设汉语言文学和人文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902人。现有专职教师37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教授7人,副教授 12人,讲师16人,助教1人;博士2人,硕士17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1人;3人曾获得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3人获得省级园丁奖,2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近五年来,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以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编写教材18部,出版专著10多部,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目前学院有4项国家社科基金在研项目:李建宗老师负责的“裕固族口头文学研究”(2010),韩杰副教授负责的“口述史视野下的裕固族文化变迁研究”(2011),朱瑜章教授负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河西文学研究”(2012) ,吴浩军教授负责的“敦煌金石文献整理研究”(2012);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在研项目:何茂活教授负责的“河西简牍文字研究”(2011),朱瑜章教授负责的“河西走廊‘西游’文学研究”(2011)。2011年,杨林昕教授负责的《写作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文学院在河西当代文学研究、裕固文化研究、河西方言研究、敦煌文献语言研究以及河西汉简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2010年以文学院为主要依托之一的省级重点学科“河西历史与文化”通过甘肃省评审验收。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及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高职专业(2013年起高职专业停止招生),其中物理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能源工程、自动化6个教研室;下设实验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两个实践教学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共有仪器2562台(件),总资产达1000多万元,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创造了较好的硬件支撑,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和完善工程教育的良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5人,专任教师62人,外聘4人,其中教授9人,占12%;副教授22人,占29.3%;讲师29人,占38.7%。博士研究生10人(在读6人),硕士研究生48人,占教师总数的64%以上,教师队伍职称、学历结构基本合理。现有在校学生1642人,其中本科生1507人,高职高专135人。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几年获得“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毕业学生371人(本科306人,高职高专65人),就业率达到73.6%。 学院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中心,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重点课程21门。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被985、211院校录取的学生占全校之首,连续几年被评为“考研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发展,以科学研究提升教育质量。现已建成“量子小分队”、“电器控制与通信应用研究团队”、“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三个科研团队,建成“理论物理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电能质量分析研究所”、“应用电子研究所”四个研究所。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以河西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教材5部,编写讲义2部;获得各级资助项目1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厅项目8项。 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成立于2010年,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类,招收美术考生)5个普通本科专业,下设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教育技术、新闻传播、媒体艺术5个教研室;有教学、实验及管理人员3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高级实验师1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010人;有专业实验室18个,总面积约3400多平方米;主要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信息管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宣传、媒体创意和文化艺术传播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音乐学院 学院现有教学管理人员4人,专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11人,助教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2人;外聘兼职教师9人。设有理论、声乐、器乐、艺术四个教研室,现有在校学生514人。 学院自成立以来,曾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有1名教师获甘肃省艺术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名教师分别获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甘肃赛区银奖和甘肃省专业声乐、器乐、舞蹈大赛金奖;5项成果分别获敦煌文艺奖、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甘肃省青年社科成果奖、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和甘肃省电视文艺奖;近三年来,有30余人次获全国“音乐金钟奖”、“青春中国”甘肃赛区一、二、三等奖、创作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10余人次获校级教学优秀奖、教学技能大赛、说课比赛二、三等奖;3项成果获学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人获河西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学院教师在《光明日报》、《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黄钟》、《音乐创作》、《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甘肃社科》等权威报刊、期刊及其它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9部;发行DVD、CD光盘9张;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甘肃省社科项目、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及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教学研究项目等10余项;1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9门课程立项为校级重点课程。 近三年来,学生参与学院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达100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800人次,获奖500人次;编排的舞蹈《超越》赴京参加第九届全国校园春节晚会获银奖。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是由原张掖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科专业发展而来的。1978年思想政治教育专科专业首先设立,1996年设立经济法专科专业,2003年设立法学本科专业,200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07年,学校将政法系改建为政法学院,学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教学质量呈稳步提高趋势。2013年将与政法学院合署办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志着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阶段。学院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在读博士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4人;学院还聘请校外兼职教授15人,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治学严谨、素质优良,富有创新协作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学院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两个本科专业,同时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下设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法学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实践教学指导中心四个教研室,建有模拟法庭、案例讨论室、文科实训室、三个实验室,河西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挂靠政法学院。 学院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班级习字会、读书会、辩论赛、模拟法庭、道德小品大赛等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大量实训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成才平台。全院教师教学科研成绩斐然,近年来,教师主持省部级及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5余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核心及省级以上科研论文100余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省级“精品课程”,多名老师主讲的章节分别被评为省级“精彩一课”,《刑法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法理学》等五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民法学》等十四门课程为校级重点课程,多名教师获校级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奖。 政法学院已经逐渐成为河西及周边地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和社会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政法学院正按照学校“转型、提升、发展”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政法学院升级版。 医学部 医学部始建于1952年,2003年4月在张掖卫校基础上改建为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与我校合并成为我校医学部。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助产、药学、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中医学9个专科专业。现占地面积695亩,在校学生5000多人,在编教职员工近300人,其中专任教师215人;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1个中草药种植基地。 医学部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学生教育和培养,“多证制”建设,为农村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培养的万余名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技改中坚和技术骨干,为促进我省特别是河西地区及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4年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护理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被甘肃省卫生厅确立为“全科医学”培训基地;2006年被甘肃省卫生厅确立为“乡村医生”专科学历培训基地。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