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本科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经济学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合作、勇于奉献的品质;有较强的民主和法制意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知识和能力方面:系统学习和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掌握基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经济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具备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等现代观念,形成获取知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够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发展方向;

(3)掌握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程;

(4)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文献查询和外文阅读方法,具备较高文化素养;

(5)熟悉市场运行规律,具有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

(6)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现代观念;

(7)具备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3.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采用“2+1+1+(1)”人才培养模式。“2+1+1”是指前两学年完成通识教育与学科教育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学习,第四学年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和相关的科学研究。在“2+1+1”模式基础上,实施主辅修模式。即经济学专业学生后两学年在修读原专业取得相应学分的同时,利用寒暑假期修读辅修专业培养计划课程,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

四、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当代中国经济、经济学说史。

五、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凡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美合格,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课程考核和实习报告、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太原师范学院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