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学科。该专业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汉语言文学以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基点,研究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理论建构。主要培养有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有突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能适应群众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及科研机构工作的专门人才。为适应市场需求及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该专业在第一、二、三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限选课,大三开始按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分别开设专业任选课程,以满足毕业生有符合自己深造方向和较广泛就业技能的课程的愿望。
专业培养目标有四个主要方向:一是为各行业、各部门、各种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专门人才;二是为高层次教育,主要是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三是为新兴的文化产业输送优秀的通识人才;四是为自主创业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理论建构。我校的汉语言文学在此基础上又与新闻、文化产业两个专业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形成了一个既有传统学科深厚底蕴,又能适应社会时代需要的注重文化传播功能的学科复合特色。
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人才需求,该专业近年来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至2016年,在实践周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又增设了视听语言、摄像与编辑、纪录片创作、网络传达室播实务等九门专业实践课,同时增设了文传通识课,在经典导读、公民教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承办的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已经毕业的历届参赛队员都已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等著名院校、科研机构攻读研究生。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组织者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主要组织者毕业后都顺利地进入腾讯、百度等著名企业或北京市公安局等重要的事业单位工作。
师资队伍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能充分保障优质教学的师资条件,专职教师有12位,其中教授3位、副教授5位,有博士学位者11人,博士后4人。任职教师的专业课程覆盖了该专业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在古代文学、文献学、美学、文学理论各个学科都有学术科研能力突出的教授、副教授做学科带头人。另外,该专业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设备完善的文化传播实验中心,有中华书局、中国工人出版社、《工人日报社》等多家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具有优越的学习和实习条件。
教师团队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由李双教授主讲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语言的力量》,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带头人简介
李双:二级教授、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学会理事、中国工人阶级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人报刊协会理事。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美学、新闻学、媒体与舆情等。主讲美学、经典文学作品导读、新闻学理论、舆情分析、职工新闻宣传与教育、职工文化等课程。著、编有19种学术著作。在《大众文化》(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教改等多项教研项目的研究,曾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其主持的“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获北京市2007年“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其为带头人的“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2008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3年上半年,其主持完成的项目荣获四年一届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4月,其主讲的“语言的力量——公共演讲的源流、素养与艺术”,获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
专业带头人简介
贺严:教授、博士、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雷世文: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媒介关系的研究,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文体写作等十门基础课程,先秦诸子研究、比较文学概论等十多门专业限选课程和三十多门专业任选课程。还开设了元典导读、社会科学方法总论、公民教育等文传学院通识课程,以及演讲学、诗词格律与创作、写作、纪录片创作等十一门实验实践课程。
学生管理特色活动
汉语言文学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我的讲坛”以传播演讲精神为内核聚集了校内的演讲爱好者,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自身心理素质、展现个人魅力,让学生领略演讲的独特魅力和快乐。人文知识竞赛活动是文化传播学院为响应北京市教委每年举办的“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而开展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每一届的竞赛活动皆由文化传播学院主办,自 2009 年以来,迄今已经举办七届,参加人次累计到达 5000 余人次。我院学子在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迄今为止的七届比赛中,与首都强手如林的其他高校代表队同台竞技,皆获二等以上奖励。
就业领域、岗位设置及就业状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具有普适性,就业领域广阔。从专业上看,机关、报社、电影、电视、教育、科研等领域都有广泛的需求;从行业上看,适应各个行业的组织、宣传、策划等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广泛的就业渠道。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专业,在各大高校都有着深厚的学术基础,是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最多的一个专业,每年硕士招生规模都最为庞大,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又有着最为开阔的深造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已培养了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而且逐年递增,去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往届优秀毕业生简介
在三届毕业生中,每年的考研录取率都在40%以上,仅以2015年为例,毕业生高菲被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录取,林贤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录取,谷栗被重庆大学录取,还有十多名学生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黑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在毕业生中,还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往届毕业生读研和就业状况举例如下:
王晗旺,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学校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学校一等奖学金。现在延庆区任村官。
林贤,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学校三好学生、学校优秀团员、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学校三等奖学金。组织策划能力强,表现积极活跃,参加北京市高校人文知识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现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刘多,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校三等奖学金、党课优秀学员,区级活动优秀志愿者、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海淀区委办公室。
辜超敏,2016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学校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学校一等奖学金。现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王宏伟,2017届毕业生,有诗歌、小说、评论等发表于《星星》《飞天》等期刊。曾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第八届首都高校原创诗歌大赛一等奖;2015中国•邯郸大学生诗歌节一等奖;第三十二届武汉大学“樱花诗赛”邀请赛三等奖;作家网、《人民文学》主办的第六届“包商杯”全国高校文学大赛优秀奖;首届玉平诗歌奖•新锐优秀奖等。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倪佳慧,2017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学校三好学生、学校二等奖学金。考入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目前公派到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交流。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