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 ·http://wxy.jsnu.edu.cn |
·语言科学学院 | ·http://yky.jsnu.edu.cn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http://lwl.jsnu.edu.cn |
·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 | ·http://flpa.jsnu.edu.cn/ |
·法律政治学院 | ·http://fzxy.jsnu.edu.c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http://marx.jsnu.edu.cn |
·外国语学院 | ·http://foreign.jsnu.edu.cn |
·教育科学学院 | ·http://edu.jsnu.edu.cn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http://maths.jsnu.edu.cn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http://phy.jsnu.edu.cn |
·化学化工学院 | ·http://chem.jsnu.edu.cn |
·生命科学学院 | ·http://bio.jsnu.edu.cn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http://uec.jsnu.edu.cn |
·体育学院 | ·http://tyxy.jsnu.edu.cn |
·音乐学院 | ·http://yyx.jsnu.edu.cn |
·美术学院 | ·http://art.jsnu.edu.cn |
·传媒与影视学院 | ·http://media.jsnu.edu.cn |
·商学院 | ·http://sxy.jsnu.edu.cn |
·中俄学院 | ·http://gjsxy.jsnu.edu.cn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http://jsjxy.jsnu.edu.cn |
·测绘学院 | ·http://chxy.jsnu.edu.cn |
·机电工程学院 | ·http://jdxy.jsnu.edu.cn/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http://dqxy.jsnu.edu.cn/ |
·教师教育学院 | ·http://jsjyxy.jsnu.edu.cn |
·科文学院 | ·http://kwxy.jsnu.edu.cn |
·继续教育学院 | ·http://adedu.jsnu.edu.cn |
| |
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高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个、培育建设点1个;获批成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近五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1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99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近65项。在Nature子刊、PNAS、JACS、BRAIN、《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700余篇,其中被SCI、EI、SSCI和A&HCI等收录论文1371篇,被CSSCI收录1088篇;出版著作140部,出版教材57部,获得专利145项。《语言科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CSSCI来源期刊,并获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专栏获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批名栏;《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连续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学校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现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6项,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9个;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最新排名前1%。现有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部共建研究基地1个,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其他部级研究基地3个。
徐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序号 | 学科 | 一级学科 | 授权二级学科专业 | 专业所在 | |
代 码 | 名 称 | ||||
1 | 01哲学 | 0101哲学 | 010101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法律政治学院 |
2 | 010105 | 伦理学 | 法律政治学院 | ||
3 | 02 经济学 | 0201 理论经济学 | 020101 | 政治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4 | 020106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
5 | 0202 应用经济学 | 020202 | 区域经济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
6 | 03 法学 | 0302 政治学 | 030204 | 中共党史 | 社会科学部(两课中心) |
7 | 0305 | 0305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法律政治学院 | |
8 | 030502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9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社会科学部(两课中心) | ||
10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律政治学院 | ||
11 | 04 教育学 | 0401 教育学 | 040101 | 教育学原理 | 教育科学学院 |
12 | 040102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育科学学院 | ||
13 | 040110 | 教育技术学 | 信息传播学院 | ||
14 | 0402 心理学 | 040201 | 基础心理学 | 教育科学学院 | |
15 | 0403 体育学 | 040302 | 运动人体科学 | 体育学院 | |
16 | 040303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体育学院 | ||
17 | 05文学 | 0501中国语言文学(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 050101 | 文艺学 | 文学院 |
18 | 050102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研究所 | ||
19 | 050103 | 汉语言文字学 | 文学院 | ||
20 | 050104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文学院 | ||
21 | 050105 | 中国古代文学 | 文学院 | ||
22 | 050106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院 | ||
23 | 050107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 文学院 | ||
24 | 050108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文学院 | ||
25 | 05文学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050201 | 英语语言文学 | 外国语学院 |
26 | 050211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外国语学院 | ||
27 | 0504 艺术学 | 050401 | 艺术学 | 文学院 | |
28 | 050402 | 音乐学 | 音乐系 | ||
29 | 050403 | 美术学 | 美术系 | ||
30 | 050405 | 戏剧戏曲学 | 文学院 | ||
31 | 06历史学 | 0601 历史学 | 060102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32 | 060105 | 专门史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33 | 060106 | 中国古代史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34 | 060107 | 中国近现代史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35 | 060108 | 世界史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
36 | 07 理学 | 0701 数学 | 070101 | 基础数学 | 数学系 |
37 | 070102 | 计算数学 | 数学系 | ||
38 | 07010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数学系 | ||
39 | 070104 | 应用数学 | 数学系 | ||
40 | 070105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数学系 | ||
41 | 0702 物理学 | 070201 | 理论物理 | 物理系 | |
42 | 070207 | 光学 | 物理系 | ||
43 | 0703 化学 | 070303 | 有机化学 | 化学系 | |
44 | 0705 地理学 | 070501 | 自然地理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
45 | 070502 | 人文地理学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
46 | 0710 生物学 | 071001 | 植物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
47 | 071002 | 动物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
48 | 071007 | 遗传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
49 | 07101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
50 | 08 工学 | 0802 机械工程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机械工程学院 |
51 |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 081601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国土信息与测绘工程系 | |
52 | 0817 | 081704 | 应用化学 | 化学系 | |
53 | 12 管理学 | 1204 公共管理 | 120403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教育科学学院 |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现有的1425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5人)、副教授46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54人。目前我校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江苏特聘教授5人;双聘院士量级人才9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量级人才46人;专任教师中有4人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3人入选“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3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为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11人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91人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28人入选省“青蓝工程”;有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3个、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引进团队4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
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424人(含独立学院8596人);硕士研究生2872人,博士研究生4人。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