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专业于2004年设立并开始招生,目前已有11届毕业生,拥有优秀的师资团队,形成了注重校企合作、科研与实践并重、学生发展前景好的专业特色。培养以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技术为基础,以工业工程的理论、方法为纽带,以运筹学、人因工程、设施规划、计算机技术等为工具,能对生产、服务及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评价、创新和决策的技术管理人才。设置生产工程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生产工程方向主要培养生产线设计、生产计划与调度、现场优化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能力,物流工程方向主要培养物流运营、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智能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等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银行、工商企业、制造业等行业从事工业工程师、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经营管理、服务咨询、企业规划、运营分析师等岗位,也可以报考相关专业攻读研究生。
机械类(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是以自然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和运用各种机械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用的专业工程技术、创新的实践能力”,具备机械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本专业设置机械制造工艺与机械结构设计两个方向。机械制造工艺方向倾向于机械零部件的生产设计与智能制造,工艺制定及生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机械结构设计方向倾向于机械零部件的结构、机电装备和典型机构的设计等。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可在科研院所、机械企业、机电装备生产及应用企业从事结构设计、技术管理、工艺规程设计、质量检测、生产调度等相关工作,也可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机械类(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研究信息获取、分析、处理、显示或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最终以仪器仪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及控制等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学科。本专业以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学生应掌握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设计、制造、应用、维护和管理测控技术装备的能力。本专业设置测控技术和汽车电子两个方向。测控技术方向倾向于智能化测控系统的设计、制造与维护等;汽车电子方向着重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路,仪器仪表的设计、维护,智能驾驶技术等。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试与控制领域内有关的技术,仪器与智能系统的设计制造、调试、检测及生产线运行、管理、监控等工作,也可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机械类(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创建于2004年经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形成了“数字化技术+学科交叉综合实践+校企合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培养毕业生9届、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和行业的认可与好评。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实用的专业工程技术,复合的知识结构,创新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业从事车辆设计、分析、制造及售后服务等行业技术服务工作,起到车辆研发与生产、售后“桥梁”作用的应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设置汽车数字化设计方向和汽车运用两个方向,分别培养汽车设计与制造以及汽车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从事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管理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并支持学生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土木交通类(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2005年,先后设置建筑工程、工程项目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三个专业方向。目前本专业在校生约720人,已构建了比较成熟的“厚基础、宽口径、执业性、个性化”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复合型知识、有较宽视野、在第一线工作岗位上能做到上手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具有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工程管理综合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下设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学生就业面灵活,主要单位为各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造价事务所、工程咨询等工程建设单位及相关政府管理机构,支持学生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土木交通类(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专业依托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交通工程系的优质资源,于2012年开始招收首届学生,并设置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目前在校学生超200人。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能在公路、铁路、轨道等交通工程领域内从事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以交通工程关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发展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交通规划、勘测、设计、建造、管理、监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服务各类交通规划设计院、交通工程咨询公司、地铁运营公司、交通工程施工监理单位、交通管理部门、学校等工作单位。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特色专业,我分院的电气专业是学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本专业形成了“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基础,以教研科研为动力,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打造学生综合竞争力”的专业特色。专业依托南理工优秀师资和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培养具有电力系统、机器人应用、电机与电器、智能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扎实专业能力和良好工程素养的“电气工程师”。专业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厂、供电局、电气设备制造公司等单位就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控制设备、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学生可以报考电力系统、控制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源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于2003年在紫金学院独立招生。在专业发展中,充分依托母校的优势资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原则,紧密结合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与国外知名大学及国内优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电子、信息等行业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可以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方向有智能仪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和校企合作嵌入式。学生毕业后可到电信、移动通信、广播与电视系统、电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检测、调试、维护、销售、管理等工作,也可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公务员和出国深造。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
本专业自2005年设置以来,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并结合行业人才需求,面向通信电子设备和移动通信服务产业领域,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移动通信技术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考研成功率也超过15%(其中2018年更是高达30.3%)。专业方向有通信电子设备开发和移动通信服务,主要培养从事通信电子设备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电子工程师以及从事移动通信网测试、性能分析,优化和工程实施等工作的通信服务工程师。专业就业前景广阔,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产品设计、产品测试、销售服务、网络规划、建设、基站管理维护等工作。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自2005年设置以来,在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重点扶持、集成电路人才缺口不断加大的趋势下,充分依托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师资,与企业深度合作、无缝对接,面向集成电路、电子信息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毕业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业前景广阔,部分学生考取985、211及相关院校的研究生。本专业培养集成电路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备电子系统等的理论知识,具备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等工程应用能力,具备电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以及研究、开发和制造的工程应用能力。专业方向集成电路和光电子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在芯片设计、集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应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学生可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报考国家公务员和进行出国深造。
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于2003年在紫金学院独立招生。专业结合光学、电子学、信息和计算机等技术,突出光电结合,以光为主的特点。注重学生在光电系统设计和光电信号传输与处理方向的实际能力培养。专业致力于培养在光电系统设计、光电检测、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光通信等光电信息工程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光电信息工程科技人才。专业方向有智能光电传感与检测和光通信。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能在光电领域从事光电系统设计、光电信号处理、光通信系统开发等工作;学生可报考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研究生录取率最高达33%。
电子信息类(物联网工程)
本专业自2014年设置以来,以当前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的要求为主导,利用长三角“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优势,以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和维护能力为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多年来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优异,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2015级毕业生就业率100%,考研录取人数占报考人数比例超过40%。本专业培养从事物联网工程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科技开发与工程实施及研究的工程技术和创新的高级工程师人才。专业方向有无线传感网络和物联网系统集成。本专业毕业生在智慧交通、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现代农业等物联网产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也可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报考国家公务员或出国深造。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依托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于1999年成立,是学校首批重点专业和主要建设的品牌专业。本专业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国内外多家知名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实验实训条件先进,在各项全国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100多项,参与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0%。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及江苏省人工智能、互联网+、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信息科学、数据科学、图像处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AI模型、移动应用、虚拟现实等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方向有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和数字媒体技术。毕业生就业面宽,可在政府机构、学校、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开发、安卓/苹果移动应用开发、二维/三维图像处理、游戏制作、虚拟现实应用开发等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此外,本专业连续四年成功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班,着重打造学生实践能力,有效保证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
本专业创建于2010年,紧跟国家“互联网+”、“创新2.0”、“大数据”的发展战略,结合长三角及省会南京的区位优势,借助软件产业在信息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优势,依托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具备软件开发与测试、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技术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和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办学以来本专业以软件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多家知名IT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与甲骨文公司联合成立了“甲骨文学院”,建立了江苏地区第一家获得官方授权的甲骨文实验室;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专业方向有软件开发与测试、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可以在政府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研究所或金融行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综合信息管理等领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与管理、系统运维、大数据分析等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
计算机类(网络工程)
本专业始建于2005年,依托南京理工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紧跟国家“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云计算技术”为特色,建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技能培养、职业能力认证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体系。经过十余年的摸索与实践,与国内外多家知名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华为公司成功建成“华为ICT网络学院”。专业方向有云计算和网络安全。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就业率高,职业发展空间大,可以在政府机构、金融行业、互联网科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络架构师、云计算运维工程师、云计算架构师、云计算开发工程师以及网络安全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也可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
自动化
本专业创建于2009年,依托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一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在“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推动下,以项目和竞赛为驱动,以机器人系统和智能终端为载体,将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嵌入式开发技术等有机融合,强化学生系统观念和动手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自动化专业基础、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熟练掌握机器人、智能终端等新一代智能自动化系统知识,综合应用计算机和嵌入式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方向有智能系统与机器人和智能硬件。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能够满足当前高新科技发展下各大热门领域的人才需求。可在自动化相关的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智能终端、物联网、机器人、智能监控、通信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开发、运维等工作,也可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
金融学是立足于行业信用,结合科技金融,研究关于资金融通、资金运作、资金交易的应用学科。本专业依托南京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的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同时与多家金融行业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实训基地,办学至今为金融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3000余名。本专业以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金融行业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具备证券、基金、银行等从业资格的金融领域应用型人才。专业方向有银行类专业方向和非银行类专业方向。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政府及公共事业、中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校内对外合作办学同时提供本专业学生考取FRM、出国深造的机会。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依托南京理工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培育,向省内外输送专业人才3000余人,社会反响良好,办学成效显著。毕业生包分配且100%高质量就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足外贸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同时兼备较强的实务操作、专业英语交流和IT新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单证制作、报关报检、国际商务管理、跨境电商运营、电商网页制作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专业方向有跨境电商和国际商务管理。专业与苏美达等数十家实力雄厚的外贸企业建立长期的实训合作,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跨境电商创客空间、阿里学院,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实训和广泛的就业资源。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
会计学专业是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首批重点专业之一,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主动适应“大智移云”背景下的会计行业发展要求,以服务产业为目标,以协同育人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致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会计人才,历年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居98%以上。本专业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各类高水准学科竞赛,注重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事业深度合作,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真正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到实处,目前已与KPMG(毕马威)、苏美达、苏宁财务共享中心等多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及大型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此外,会计学专业还开设了ACCA(国际特许注册会计师)实验班,通过把ACCA课程大纲嵌入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构建复合型理论教学体系,使得学生在学习本科教育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学习国际领先的财会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为学生今后高层次就业保驾护航。基于源源不断的社会需求,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本专业已经为社会各界输送出了一批批“懂核算、会预测、善决策、能预算、通控制、知评价”的会计人才。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
本专业充分依托南京理工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A.O.史密斯等企业实习基地及学科竞赛为平台,塑造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历年就业率100%。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精通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和市场分析方法,掌握市场营销基本技能,具有全球视野、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方向有电子商务师、营销经理助理和营销策划师。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营销策划、渠道管理、客户资源管理、营销诊断与咨询等方面的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
本专业依托长江经济带产业行业群和母体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初级从业者(专员)。先后培养毕业生13届,累计人数近千人;建设形成“HR工作室”、“学习实践互动小组”、“HRM技能团队”等品牌社团;是专业集群中的核心专业;历年就业率99%以上。专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与良好敬业精神、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快速学习能力,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在政府机关、竞争性民企、国企和管理较为规范的成长型企业以及人力资源专业机构(猎头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培训公司)从事模块化工作的应用型新商科人才。专业方向有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HR是一个阳光行业。本土企业对HR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毕业生可在各企事业单位及专业咨询机构相关岗位,从事招聘、培训、人力资源法务、考核、薪酬管理等工作。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
本专业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以“保证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应用、突出特色”为基本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基本技能训练。师资结构合理,“双师”比例高;模拟法庭、法律咨询室等专业实验室初具规模;校企合作深入,与江苏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人民法院等地建有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特色体系。致力于培养知识深厚、熟练掌握现行法律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践型人才。专业方向有民商实务和财经法务。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任职于各级政府、司法部门、企事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单位,也可以报考该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英语
本专业于1999年正式招生,已有16届毕业生。本专业坚持特色办学,构建“以语言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协同为主体;以英语专业资源与非英语专业资源的协同为基础;以英语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协同为支撑;以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专业成长的协同为目标”的四维协同模式;师资力量均衡,教学设施先进;校企合作完善,建有10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质量高,英语专四、专八通过率超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平均水平,就业、考研形势喜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外事等部门从事教学、商务、翻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开设的专业方向有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毕业生深造比例较高,其中不少学生被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毕业生就业层次较高,外事外贸单位、教育教学单位等就业去向为主流。
公共事业管理
本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分为新媒体运营管理、行政人事管理两个专业方向,04年开始招生,18年通过江苏省专业评估并获星级专业,有独立的综合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数字公管工作室和良善社会服务社,连续6年获得8篇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和指导17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全国高校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省级公文写作大赛,并获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每年举办公管文化节比赛,承接了“幸福栖霞”等20多次南京市政府调查项目。现有栖霞区团委、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人才办、区广播电视台、苏宁、江苏文投、文火传媒、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爱德基金会等多家合作单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在大数据、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懂管理、知法律、晓经济,会行政、善调查、能写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慈善机构、银行、企业就职,从事行政人事、综合管理、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工作岗位,也可报考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法学、新闻传播等专业研究生。
学院师资主要由校本部选派,部分基础课学院自己配有专职教师。
目前学院所在校区有四个年级,在校生约8100余人。

关注微信订阅号
查看更多高考头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