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类)

咨询电话:022-27409924
   · 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整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 国家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六
   · 内燃机方向拥有“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工程热物理方向“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地热研究机构“地热研究与培训中心”
   · 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 全国首批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 最早设立“工程热物理及动力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 “211工程”首批建设单位,“985工程”国家一级创新平台
 
本专业 (含内燃机和工程热物理两个方向)中,以内燃机为研究方向的“动力机械与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以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制冷与低温为研究方向的“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
 
本专业主要研究地热能、太阳能、各种可再生能源、工业余热等中低温热能,燃料电池、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及综合利用。内燃动力机械中的燃烧理论、控制技术、燃料替代等。学生主要学习涉及能量获取、转换、传输及利用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内燃机原理与设计加工、热工量测、新能源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特点:本专业涉及航空航天、力学、热能工程、动力机械、生物、电子、自动化、化工、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并融合了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工程热物理中的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可揭示自然与工程界中的大量科学问题并寻找其规律,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工程热物理方向侧重于研究热能与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等不同形式能源间的相互转化和传递规律,主要研究方向:传热传质理论与技术、工质热物性、热力循环理论、燃料电池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地热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系统节能与优化。内燃机方向侧重于高效低污染燃烧、代用燃料、控制技术、振动与噪声、现代设计技术等研究。本专业教师主持了多项国家级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部委基础项目,同时承担许多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和技术开发工作,许多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考研就业:可继续深造,攻读国内 (外)大学研究生;可从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电力系统、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热能工程、制冷、电子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工作;或进入科研院所及大型事业单位从事研究工作。本专业每年招生硕士研究生 100余人,超过本科生招生人数,学生个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